大通绘好美丽乡村幸福画卷

西宁晚报社 2018-11-21 09:38: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走进大通县的乡村,宛若来到了陶公笔下的桃源画境,到处呈现出产业特色明晰、人居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和谐的新面貌,处处都让人感受到美丽乡村的气息。

一条条干净开阔的水泥路穿村而过,一间间房屋错落有致,一座座农家小院干净敞亮,一面面文化墙图文并茂……走进大通县的乡村,宛若来到了陶公笔下的桃源画境,到处呈现出产业特色明晰、人居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和谐的新面貌,处处都让人感受到美丽乡村的气息。

今年以来,大通县深入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按照“一村一品,一园一景,墙外是景,墙内是家”的理念建成高原美丽乡村33个。该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高原美丽乡村示范工程为抓手,以提升农村环境面貌和人民群众住房安全为核心,以农村垃圾、污水、厕所粪污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加快补齐农牧区人居环境突出短板,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建设宜居宜业的高原美丽乡村,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底蕴,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让群众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多措并举

把环境整治作为突破口

“才两年没回来,回来时竟半天找不到家。村里变化太大了,我还以为进错村了呢!”11月19日,看到村里发生的变化,在外地工作多年刚回村的大通县向化藏族乡达隆村人宋占清颇有感慨地说。

宋占清一到村口顿时就惊呆了:过去作为“地标”的垃圾山、臭水沟等不见了踪影;以前年久失修、会车都困难的村道加宽到了5.5米,入村道路和村内道路旁全都安装上了路灯,道路两侧栽植上了绿化苗木;以前的柴草垛破院落不见了,崭新的垃圾箱、粉刷过的墙壁让人耳目一新;以前牲畜满地跑,污水顺路流的情形没有了,村里挖了排水沟,建成了水冲式厕所;原来的垃圾场、荒草地,变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小游园。

“这次群众广泛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规模大、效果好,基本上实现了干净、整洁、路畅、村绿的目标。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显著提高。现在,在达隆村维护村庄环境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达隆村党支部书记蒋树成说。

达隆村的变化只是大通县“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把环境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扎实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打造优美乡村景色。开展环境整治行动,以沿街门店、干道沿线、田间地头、村庄边际、房前屋后、沟渠等部位为集中整治重点,全区域覆盖,做好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废弃秸秆杂物的清理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还开展了农村美化硬化亮化、坑塘治理、旱厕改造等一系列惠民利民工程,今年以来拆除乱搭乱建建筑物2200平方米,治理污水和清除垃圾470吨,硬化道路19956.07平方米,配套完善农村发展基础设施,让老百姓享受到同城市里一样的生活,幸福感不断提升。

内外兼修

提升乡村颜值气质

初冬时节,大通县新庄镇中滩村享受着阳光洒下来的静谧时光。在新庄镇武装部长马福培的带领下,记者走村串户,感受中滩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迎来的华丽绽放。

在马福培看来,美丽乡村不仅要看村庄的村容村貌,更要看村民的精神面貌。“村子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婚丧嫁娶的标准,每年都评选出一批‘好媳妇好婆婆’,不断提高了村民的精神文明水平。”马福培介绍,该村还建设了村文化活动中心,让村民都能感受到村庄的变化。村文化活动中心由阅览室、老年照料室等组成。

“以前是干完活儿就不知道干什么,除了看电视就是凑堆儿玩。现在,走出家门,可以到广场上扭扭秧歌、跳跳舞,到农家书屋看看书。”谈到现在的生活,村民张海花开心地说。

如今,中滩村还是那个村,但村容村貌更加美丽;人还是那些人,但美好生活更加幸福。“现在,周边村庄的姑娘都争着嫁到我们村来。”张海花笑着说,目前,我们村全力将黄堂村打造成美丽乡村的升级版。

要“颜值”,更要“气质”。今年以来,大通县投资29.85万元完成农户屋檐美化14030平方米;投资56.4万元完成庭院墙体美化12800平方米;投资68.61万元完成庭院前后绿化2834.4平方米;投资9.44万元修建村庄景观小游园5处;投资167.95万元完成人行道铺装8766平方米;投资60万元完成安装村庄亮化路灯100盏。

特色高原美丽乡村逐渐形成

2018年,大通县完成了33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项目实施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从治理村庄“脏、乱、差、散”的落后面貌入手,把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规划的重点,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大通县特色风貌提升。

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各村已完成村级道路硬化、人行道铺装、排水渠、护坡、太阳能路灯等建设;完成村文化广场、篮球场、安装健身器材、八角亭、长廊等公共设施建设项目。 在村庄环境整治方面,已完成18个乡镇33个村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配备垃圾箱、垃圾清运车、保洁工具等;完成大门改造、墙体改造、文化墙、护栏网、木栈道等建设项目,并完成村庄绿化、庭院巷道绿化、村委会广场绿化、栽植各类苗木等。

同时,大通县创新管理方式,将各项目村结合实际完善了《村规民约》,建立了《墙体管护制度》《苗木管护制度》《门前三包制度》、《村庄环境卫生考评制度》《公用设施管理制度》等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及管理管护方面的规章制度,并成立了专职保洁员或义务保洁员,配备相关保洁设施,保障了村庄环境卫生保洁及管理管护的有效性和常态化,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村民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亮点纷呈】

●突出重点,净化村庄

建设中,各项目村建立了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及管理管护方面的规章制度,实行了边建设、边整治措施,筹集专项资金用于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并成立了专职保洁队或义务保洁队,配备了垃圾箱和垃圾清运车,提升农村垃圾处理能力,逐步实现“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垃圾清运机制。乡镇村主要干道、林带景区沿线、沟渠河道、村庄内卫生状况明显改善。朔北乡马场村、郑家沟村两村占地面积较大,村民居住较分散,确定环境卫生整治费为每村10万元,其他项目村环境卫生整治费为5万元。

●自我加压,扩大范围

除了省市下达该县目标任务33个村以外,该县自我加压,投资750万元,在长宁镇东村、景阳镇哈门村、土关村 3个村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扩大了高原美丽乡村暨“一事一议”建设覆盖面。

●完善设施,改善村容村貌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广场、村道硬化、沟渠修建、河道治理、村庄绿化亮化、危房改造等项目的实施,完善了村庄基础设施,夯实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善了村容村貌,方便了群众出行,凝聚了人心,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氛围,赢得了群众好评。

●凝心聚力,团结务实

各乡镇驻村排名前列书记、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带头深入问题最多、矛盾最突出的地方,带头联系群众,带头解决问题,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全县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群众信任度、支持度、参与度与日俱增。在墙体改造、大门改造、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拆除违建乱搭等工作中,各项目村群众积极配合村“两委”安排,不仅主动拆除各类违建,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还积极献言献策,自发自觉地加入到维护村庄环境卫生及公共服务设施队伍中,充分发挥了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扫黑除恶,创建平安乡村

为全面贯彻落实“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全县召开了高原美丽乡村“扫黑除恶”专题会议,悬挂“扫黑除恶”专题横幅33条,发放调查问卷120余份,谈话笔录60余份,发放宣传手册200余份,广泛宣传了“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重大意义,有效震慑了农村黑恶势力,确保了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顺利推进。

●项目实施,助推脱贫攻坚

大通县要求各美丽乡村建设施工单位尽量用当地农闲人员,特别是贫困户用工,有效解决了农闲人员务工问题,助推了村民增收致富,全年该县实施的33个美丽乡村项目,共计使用当地人员342人,6648工日,其中贫困户101人,2027工日;非贫困户241人,4621工日,合计支付人工工资797760元。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