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天价学区房,是家长较大的安慰,也是教育较大的败笔

搜狐焦点西宁站 2019-10-18 14:37:26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在按区域划分学校的西宁,靠成绩上不了好学校,但靠买房可以。

有一种教育,叫一切为了孩子,从小到大事无巨细,他们为孩子准备好一切,希望孩子一生顺遂不必遭受磨难。

当然,学区房是众多准备中的重中之中。

不少家长在置换学区房的时候,不约而同的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他们同时也得了莫大的到安慰。

比如不久前,身家千万的上海富翁,放弃了950W的舒服大house,置换了一套27.5㎡的学区老破小和一套60㎡的容身之所。结果,一家五口,挤在一起,人均居住面积只有12㎡。

一朝置换学区,彻底回到解放前。

心里苦吗?当然苦!付出的代价大吗?当然大!

认为值得吗?也许还是会点头。都是为了孩子嘛。

也许这就是中产阶级对于学区房的执着,而给孩子的教育投资,也是学区房凉不了的原因。

就目前的西宁,如果你认为房价较高的楼盘在海湖新区,那就有点理所当然了。西宁房价较高的新房楼盘是时代盛华,均价17500元/平,因为背靠七中。

虎台小区的二手房均价15000元/平,高于西宁不少新楼盘。

学区房的贵,贵不在房价,而是贵在教育资源的稀缺上。稀缺的教育资源让不少家长牺牲自己的需求,卯足劲的置办学区房。毕竟,在按区域划分学校的西宁,靠成绩上不了好学校,但靠买房可以。

这些学区房的家长们,所持有的信念是: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个信念的逻辑链条是:买到名校学区房=上到好学校=孩子有好成绩=考入好大学=找到好工作=保住阶层代际传递。

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为对孩子有很大的期待,所以为了孩子的一切,不辞辛劳。

这种付出和辛劳被不少家长当做理所应当,理所应当的为了孩子准备好一切,理所应当的牺牲自己的需求,也理所应当的成了家长干涉孩子想法的理由。

在今年热播电视剧《小欢喜》中,宋倩为了乔英子辞去了工作,全职在家照顾英子起居。而当英子想报南京大学时,宋倩说出了我们都不陌生的那几句话:“我容易嘛我”“你怎么就不能听我的呢?”……

家长们的这种为了孩子全家挤在老破小的付出,很难不对孩子产生影响,一种无形的压力压在孩子的肩膀上,迫使孩子不敢不好好学习。一旦成绩有所下滑,首先想到的不是分析卷面原因,而是这样的自己对不起父母辛劳。

在这种捆绑式的巨压下,家长想的也不是去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而是我都为你做了这么多了,而你的成绩居然还没有提高!

久而久之,父母和孩子的裂缝就产生了,一道名为沟通的鸿沟,它只会让彼此的距离更远。

那么,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是家长购买了学区房吗?

很显然,不是。但是也跟学区房脱离不了关系。

出现这样亲者痛局面的原因,究其根本是教育的方式出了问题。在教育子女这方面,中国家长特别喜欢走捷径,尤其是在能够靠花钱能解决的问题上。

小到小时候的玩具、游戏机,大到上学时的补习班、兴趣班。家长一旦察觉到孩子有什么需求,首先想到的是花钱买东西解决,而不是自己亲力亲为的陪伴。就拿学英语时的读单词来说,家长宁愿掏出一两千购买点读机,也不愿意自己教着读。

而在家长购买天价学区房之后,日子过的紧巴巴,不得不更加卖力的工作以维持生计。偌大的工作压力使得家长忽略对孩子的陪伴,更不论对孩子成长的关心。

所以说,这种本末倒置靠购买学区房而获得的安慰,是教育较大的败笔。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